08/10/2018

信徒分享 2018-10-07

敬拜者對崇拜應有的態度和生命 陳家慧姊妹

以下故事是我完結崇拜課堂後,有感而寫的:

有一小鎮教會,牧師因事邀請了鄰鎮牧師暫代三個月。到任當天,來者報上名字為約書亞。約書亞在新公佈的崇拜事奉人員表新增了一項事奉崗位「敬拜者」,事奉人員名字是「信徒」。會眾看後嘩然,紛紛向約書亞查問:

眾:「信徒是指我們嗎?」 答:「是!」

眾:「要事奉多久?」答:「每主日。」

眾:「這崗位是作甚麼的?」答:「在頌唱中以尊崇的心向神獻上讚美;在聖道中聆聽從神而來的聲音;在聖餐中以感恩的心記念基督為我們所作的救贖、省察自己的罪,認罪悔改;把你們所領受的祝福,奉基督的名祝福世界;按照所聽到的聖言在生活中真實地活現出來。」

眾:「太辛苦了,我選作其他崗位吧!」答:「你是信徒,即使作其他崗位,亦兼有「敬拜者」的職份。」

會眾雖感無奈,但順服地接受安排,他們重整自己的行事曆,把出席崇拜列在首要;提早返教會預備心靈作事奉;專心履行崗位的要求。經歷三個月,會眾漸漸從事奉當中明白崇拜真正的意義,他們的敬拜由責任轉為從心而發,亦在生活中真實的為主作見證。約書亞[1]離去時留下信寫道:「我喜悅你們對我的敬拜。」

崇拜學學者卓俐(Constance M.Cherry)在其書中[2]提醒我們:

  • 崇拜是由神主動及親自啟動的,是神對祂子民的邀約。
  • 神是崇拜的中心和焦點,我們不是觀眾也不是旁觀者,而是參與者。
  • 崇拜所表達的是一個關係,神與人的互動,神親臨在我們中間,與我們相遇,轉化我們的生命。聚會的完結,不是敬拜的結束,而是把敬拜延續在我們的生活上。

你現是對崇拜所持的態度是在甚麼狀況呢? 對神的邀約,是重視或是輕視呢? 崇拜過程中,你的心靈是否真實地參與其中或是人在心不在呢?神要在崇拜中與你相遇,你是否同樣有這份渴求呢?神親自向你說的道,你是否聽而不行呢? 最後,引用卓俐的一句話作結束「崇拜是活出來,而不是做出來的」,願共勉之!

[1]「耶穌」的原文是希臘語,希伯來名字「約書亞

[2] 卓俐,《建構崇拜》,劉凝慧譯。香港:浸信會,201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