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學生家書 (2022年2月) | 黃凱晴姊妹 |
親愛的弟兄姊妹,平安。
雖然不能實體崇拜,面對面見到大家,但仍能藉著網上平台,大家在家中一起崇拜,亦能有這機會同大家分享作為神學生的生活點滴,實在要感謝牧者,同工和弟兄姊妹們在背後的安排和很多的準備工作。
接續上一次於11月的分享,感恩,上學期和冬科密集課程的四個學科都順利完成,多謝大家在背後的禱告守望。在此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學習和校園生活的點滴。
在上學期完結了但仍在趕功課的十二月中旬,學校飯堂休息一星期,但有些同學仍要回校趕功課,包括自己。留校整天,要解決午餐和晚餐的問題。於是我和幾位同學分工,有人帶煲,有人帶米,有人帶菜,有人帶肉。每早送完小朋友上學,就去街巿買餸,回校做功課。臨近吃飯時間,就一起洗菜煮飯,預備饍食,服事其他回校做功課的同學。場境蠻溫馨的,像在家開飯的感覺。學院沒有宿舍,難得有這些機會體驗一下校園的群體生活,彼此服事,是開心和難忘的。
十二月尾至一月初是兩星期的密集課程,密集的意思是每天上午上課,下午和晚上是做功課的時間,日日如是。今次選修了一科「舊約中的禱告」,是一位很景仰的舊約經科老師教授。一如所望,他帶我們走進舊約中的禱告世界,探討不同類型的禱告,深入精闢地分析禱文的行文結構,背後的信息,反映禱告者的特性,對群體會眾的身分塑造,當中的神學等等,實是開眼界,原來禱告的背後是蘊含著這麼豐富的意義。
其中一個很深刻的是關於哀告的禱告,在面對信仰與生活經驗出現很大的衝突時,有人會選擇放棄信仰,相信自己所經驗的真實,有人會選擇堅持信仰,推翻自己所真實經歷的,否定現實。而哀告的禱告是承認現實的荒誕不公,拒絕淡化現實的問題,選擇與上帝直接對話,甚或乎毫不客氣的對質。當中所呈現的並非不信,而是堅信,盼望上帝的公義憐憫臨到。這對我是一個提醒,上帝容許我們帶著對現實的控訴來到他面前,坦誠地向祂傾心吐意,而不是拒絕與神對話。
來到下學期,開始了三個星期。由於疫情關係,所有課堂都是網上授課,學院鼓勵同學留在家中,同時也開放給有需要的同學可以回校。感恩阿綸在這期間暫未有新工作,可以全時間在家照顧天愛天慧,以至她們不用回校托管,增加感染的風險,他們的學校也有學生和家長確診。同時,也能讓我無論在家或回校,都能有空間專心上課和溫習。有時較夜回到家,阿緰已預備好晚餐,洗完澡就能開飯,感覺是好幸福的,因此也很感謝阿綸這段時期在家庭角色上的分擔。
而需要大家代禱的是阿綸的工作前景,無論是找一份全時間工作還是自己創業發展,求神賜我們有智慧去作合適的選擇,去明白祂的心意和帶領。另外就是為到爸爸在進行化療過程中的副作用,主要是手部和腳部的皮膚潰爛,疼痛,亦因此帶來行動不便而禱告。求主醫治記念,減輕這些副作用,也為爸爸能早日信主禱告。自己在這學期的修科,選擇堂會實習,時間分配上的代禱。
最後再次多謝弟兄姊妹的禱告守望,大家都要保重!